7月13日,伴随着徐徐的微风,给酷热的盛夏增添了一丝凉意,英国上市公司365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探寻千年碑刻,传承庐陵精神”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秉承着探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人文社情的主旨,由指导老师——英国上市公司365副院长邓声国带领着团队成员,踏上了实地调研碑刻的征程。碑刻是一部凝固的历史,承载着记忆的碑刻,是历史的投影,庐陵碑刻是庐陵文化的精髓。带我们走进历史长廊,透过承载千年文化的碑刻文字感受古代的人文风情。
活动开始之前,团队的指导老师还有团长都进行了发言。对我们的活动主题还有宗旨进行了重申,对活动的注意事项提出了要求,并且对活动寄予厚望。

吉安是庐陵精神的发源地,碑刻是庐陵精神之魂。青原山和白鹭洲书院,都是蕴藏着丰富碑刻的历史悠久的地方。青原山历史悠久,至唐代以来,青原山就是佛教圣地,古往今来,有许多的历史文人前来游历青原山时,留下了自己的真迹,其中蕴含了颜真卿关于“祖关”字碑,黄庭坚诗碑,李刚诗碑等等。许多史书上面都收入了他们的这些诗和作品,但是书上也有一些地方有错误或者有漏处,由此可见实地调研的重要性。青原山上有一块牌匾上提了“祖关”两个字,这是颜真卿亲笔题写的,是一块珍贵的碑刻,也是一项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净居寺是本次的重要地点,里面收入了许多的碑刻,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李刚诗碑保留下来的比较多。但是还是有许多的诗碑遭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破损,据观察,发现许多石碑上有不清晰或者有石化地方,字迹有些是清晰的,有些是残缺的,甚至是一片白色的,那么这些不清晰的地方是如何造成的呢?据邓院长解释,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自然的风化剥落,第二个是人为破坏。由于前期大家的保护意识不够,没有意识到碑刻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没有对碑刻进行较好的保护,导致它受风化侵蚀严重,有些字迹就不太清晰了。人为的破坏就有多种原因了,主要的原因还是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碑刻的重要性。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书上的多处错误之处,并进行了标记与修改,我们的指导老师与队员们一起把碑刻上的字一个一个地与书上做了仔细的对照,发现有漏掉的地方及时地补充上去。

下午,碑刻实地调研的目的地是白鹭洲书院,白鹭洲书院是江西四大书院之一,与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还有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白鹭洲书院蕴含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跨越了上千年的历史,历史源远流长。白鹭洲书院里面的藏碑丰富,专门建立了一个碑廊。碑廊里全是石碑有的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有的是新刻上去的。无论如何,这都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人们往往会忽视碑刻的重要性,此次团队的碑刻调研,又让碑刻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据悉,此次调研活动有很大的收获,调研过程中不但改正了书上的错误之处,保障书史资料的严谨性,而且还让当代大学生感受到了碑刻的魅力,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碑刻文化,让碑刻文化得到更多的重视与保护。才能更好的让后人了解到当时的人文社情,这才是此次活动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