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3日开始,四天已过去,“探寻千年碑刻 传承庐陵精神”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的调研活动也接近尾声。7月17日11时,调研团全体成员来到了此次“探寻千年碑刻 传承庐陵精神”活动的最后一站泰和,在泰和县博物馆内展开最后一次调研。

泰和县博物馆成立于1993年9月,地处县城中心广场边的文化宫西侧,其中主要的藏品是碑刻的拓片,以及少量汉代盘型鼎等文物,有《太虚观净圣堂二长明灯田碑记》碑、王直奉天诰命并杨士奇题词碑、黄庭坚《御制戒石铭》碑等珍贵碑文。
在馆内,成员们对照文献,逐字逐句校对注释碑刻及拓片上所记载的文章,发现未被收录成册的碑文数篇。此外,指导老师邓声国对馆内的碑文及石器等文物进行了讲解,告诉成员们当时的文化和礼仪,结合课内教学内容,进行实地教学。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以六卿而兼公孤……”《奉天誥命與名人題詞碑》上字迹端秀清新;“快阁之前有……”《诗境》上的字迹苍劲有力。不同的碑刻,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字体,不同的情谊,这是那一通通碑刻告诉后人的。

在此次博物馆之行结束后,团员们走到门口发现了一块特别平整的石块,走近一看发现是一通被损坏的碑刻,上面已经无法辨识原来的字迹。珍贵的文物被用来当作垫脚石、椅子、绘画板任意使用任意涂鸦,在这些较为发达、看得见的地方尚且如此,而那些不为人知的地方呢?

保护碑刻,保护先辈遗留的文化,传承庐陵精神,是给位身为庐陵人的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响应国家号召,保护好当前所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此次“探寻千年碑刻 传承庐陵精神”活动的目的,也是长期以来广大青年学子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