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文风”文化节之吉安作家暨胡刚毅作品研讨读书会
时间:2012年05月14日 00:00

5月12日下午2:30,“人文风”文化节博士教授论坛之吉安作家暨胡刚毅作品研讨读书会在9栋教学楼309教室准时开始。此次读书会由我院中文系主办,吉安市作家协会协办、学院教工支部、团委学生会承办,北冥文学社、人文妙语口才社参与此次活动。龚奎林老师宣读了英国上市公司365院长刘晓鑫教授的祝词,我院副院长邓声国教授出席。会议分为七个议程。

研讨会由介绍与会嘉宾们拉开序幕:吉安作协副主席、区教育局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胡刚毅;吉安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吉安市文艺文联科长、作家贺小林;吉安作协副主席、《井冈山报》首席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然;青原区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作家龙艳华;吉安市作协理事、吉州区文联副主席评论家秦宗梁;我校庐陵文化研究所所长丁功谊博士、副教授;我院康梅钧教授;我院中文系副主任龚奎林博士以及我院马玉红博士、陈冬根博士、何建良博士、郑乃勇副教授和团委书记贺碧晴等出席。参加研讨会的还有中文系研究性学习班的全体同学。

紧接着会议的第二项议程:中文系副主任龚奎林博士以及吉安作协副主席、吉安市文艺文联科长贺小林分别对研讨会的致辞。龚奎林老师宣读了英国上市公司365院长刘晓鑫教授的祝词,刘院长在祝词中介绍了学院及中文系的相关情况,表达了高校与地方文化合作的价值意义,并预祝胡刚毅研讨读书会取得圆满成功。

作家胡刚毅谈创作经验及体会。他分别从四个方面简约而谈:首先是意外,一次次的投稿,最终获得了国家级、省级证书;其次是坚持,在沙漠中行走是寂寞的,痛苦的,要耐得住寂寞;再就是办刊,1987年开始在《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散文选刊》、《诗选刊》等报刊发表作品800余篇,120万字,出版诗集两部,出版散文集《巍巍井冈山》三部。最后的体会中,他认为最主要是“四个培养”:培养多元文学阅读兴趣、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以及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作为第四项议程的作品研讨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都在人文妙语口才社激情朗诵胡刚毅作品表演后开始。第一阶段主持人何建良博士、点评人龚奎林博士;第二阶段主持人丁功谊博士、点评人马玉红博士。康梅钧、马玉红、秦宗梁、郑乃勇、丁功谊等老师们以及罗文斌、吴军、杨柳等学生每人在5到6分钟内分别发表了自己对胡刚毅作品的体会。马玉红很欣赏王友粮的发问“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胡刚毅的诗?”她表示这也将成为她们研究的课题。最后马玉红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读懂诗人的心灵,二是培养自己的心灵。

在第五项议程的互动交流阶段,胡刚毅先生分别就创作源泉、较满意的个人作品、诗人要具备的基本品质等作了回答,最后也给出了六点建议:一、坚持自己的路,成功在前方;二、不要放弃对真善美的追求;三、多看、多写、多反思;四、不要走极端;五、找准方向,执着追求;六、天道酬勤!

最后,龚奎林博士作研讨总结:首先很感谢今天下午的与会嘉宾,尤其很佩服一直坚持到最后的老师同学们。他要求与会发言的老师同学们将自己写的发言稿发到他的邮箱,没有参与发言又有自己的看法的同学也可以投稿。他表示会将其编成小册子。同时,中文系将会组织活动推荐优秀作品在《井冈山报》上进行全版刊登。

据悉, 中文系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和中文系学年工作计划,为建设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提高中文系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促进研究性学习的系风,特举办一系列井大中文论坛研讨读书会活动,主要包括吉安作家作品和吉安文化传承方面的研讨活动,以利用地方相关资源,助推中文系发挥师资雄厚优势与地方文艺、地方文化对接,提升我院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促进吉安文学的繁荣与发展。(陈霞 杨程程)

江西 吉安 青原区 英国365官方网站 邮编:343009 电话:0796-8100486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网站维护:英国上市公司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