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在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中文系学生党支部部分优秀成员在支部书记郭若虹的带领下,前往共和国摇篮——瑞金,开展了“重回红色摇篮,寻访红色光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10月23日下午红色之旅启动,大家不顾旅途劳累,一下火车就奔赴沙洲坝革命旧址。这里有红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会址(毛主席旧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旧址、中共中央局旧址等多处红色景点。在久负盛名的“红井”前,成员们轮流用木桶打水,品尝甘甜的“红井”之水,听着“红井”的相关故事,不由得在“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前陷入沉思,对党的群众路线、对党群“鱼水”情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二天,大家来到红色之旅第二站——叶坪红色景区。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也是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和党中央苏区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苏区中央局的第一个驻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毛主席的称呼就是从这里喊响的。成员们逐一参观了当时会上成立的军事、外交、教育等9个部和国家政治保卫局的办公室旧址,每个办公室基本都是一桌一床,条件十分简陋。正是这些简陋的办公室,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学会治国安邦艺术的宝贵尝试,见证了18年后建立新中国的那次气势恢宏的伟大预演,正是这些简陋的办公室,共和国的雏形在这里形成。大家置身其中,那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感,让历史不只是长眠于课本,而是近在眼前,嵌入灵魂。
10月25日上午,大家来到了红色之旅的最后一站——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中华苏维埃纪念园、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博物馆馆名由江泽民同志题写,基本陈列为《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分六大部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军民浴血奋战、进行反“围剿”斗争、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艰难历程、以及治国安邦、最终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家用心观看,在刘伯坚烈士遗嘱、陈毅《游击战争纪实》等手稿面前驻足、品味,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今年是首个烈士纪念日确立之年,郭老师又带领大家来到了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该馆展示了瑞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的历史。在革命烈士塑像前,大家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行三鞠躬礼,以简单而诚挚的方式缅怀那些为共和国创建做出巨大牺牲的英烈们。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大家进一步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和浴血奋战的艰辛历程,更深切地体会到今日幸福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大家纷纷表示,为期三天的革命教育,仿佛经历了一次梦境般的心灵涤荡,深刻领悟到青年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更加坚定地好好学习,积极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