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8点,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陈保亚先生应邀在我校21栋生命科学大楼306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从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华夏民族对欧亚文明传播的两大贡献——词与物的证据”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英国上市公司365邱斌副院长主持,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及其他专业部分师生约三百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分报告环节和互动环节。陈教授的报告分七大部分:一是茶马古道的行走、发现与命名;二是茶马古道的性质;三是欧亚大陆古道的三次转型;四是茶马古道向世界各地的扩展;五是茶马古道影响力:语言地理学证据;六是茶马古道上语言文化的深度接触;七是华夏民族对欧亚文明传播的两个重要贡献。最后,聆听讲座的师生与陈教授进行了轻松而有益的问答互动。
整场讲座,台下座无虚席,走道上也站立了不少听众。台上陈教授以自己的滇藏川田野考察为导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大家讲述了色彩斑斓的“茶马古道”文化以及耐人寻味的语言瑰宝,同时还分析了近期考察的梅关古茶路等个案,赢得了现场听众的会意笑声和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听众意犹未尽,纷纷要求添加陈教授微信、与陈教授合影留念,并表示陈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旁征博引、内容丰赡,具有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地理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多学科意义;该讲座令人耳目一新,实乃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宴。
据悉,陈保亚教授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CSSCI集刊)编辑部主任,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联合大学“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方),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汉语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方),北京大学-云南大学茶马古道语言文化联合考察研究基地主任(北大方),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陈教授主要研究历史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语言哲学、语言文化学、茶马古道语言历史地理,在《中国语文》《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出版的专著、教材主要有《滇藏川“三大角”文化探秘》《语言文化论》《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当代语言学》《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语言学经典精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5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精品课“理论语言学”(2009)、国家精品课网络资源共享课“理论语言学”(2013)。两次获王力语言学奖一等奖,两次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领衔完成的教学项目“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语言学培养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刘禀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