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中文系建立了研究性学习班,借助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这一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研究成果陆续在报刊刊发,效果良好,不仅提升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研究文学问题的能力,也延续了中文系几十年来人才培养的品牌效应,更为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方面,中文系学生走在前列。2010年,我校第二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50项,中文系获得了4项,分别是:邱斌副院长指导曾文莉同学申报的《吉安境内非物质遗产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及对青少年的影响》、刘晓然教授指导方晓瑛同学申报的《吉安灯彩现状》、龚奎林博士指导徐青梅同学申报的《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黄帅老师指导陈余同学申报的《英国365官方网站汉语规范化应用网》。今年5月,这4项课题已经全部顺利结项,为我院争得了荣誉。
今年,我院首次批准立项资助10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文系获得8项,分别是:邓声国副院长指导周琳娜同学申报的《吉安地区民间祭祖习俗传承现状调查》、丁功谊博士指导华张佩同学和郑怡茜同学分别申报的《庐陵古建筑的调查与保护》和《忠诚贯金石,节义凌冰霜》、刘晓然教授指导严婷同学申报的《中学语文教材该注未注现象调查研究》、康梅钧教授指导刘冬枚同学申报的《江西客套文化的研究及其现代意义》、龚奎林博士指导张经洪同学、丁向阳同学和王瑾同学分别申报的《论山水文学中的吉安形象及其旅游开发》、《城市化进程下宗族文化的保护研究》、《茶香耀庐陵》。每个课题组团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如火如荼地开展研究工作。通过研究,提高了水平,拓展了视野。
在论文发表方面,中文系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09汉本2班同学赵言梅、罗文斌、陈丽、张经洪、叶静等同学的研究论文在龚奎林老师的指导和推荐下,分别在《韶关日报》、《特区城市管理》、《广安文学》、《蓝风》诗刊、《中州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吴军同学应邀免费去北京参加了《青铜调》诗歌研讨会并作发言。龙恝同学的论文《精神原乡的探寻和情感追忆的回望》在《井冈山报》2012年5月27日文艺副刊《白鹭洲》整版刊登,这是《井冈山报》首次整版刊发一个学生的论文,极大鼓舞了我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志气。
中文系开展井大中文论坛活动,为学生提供发表学术言说的舞台。在学院刘晓鑫院长和欧阳杰书记的支持下,5月12日,中文系与吉安市作家协会合作,成功举办了吉安作家暨胡刚毅作品研讨读书会,在康梅钧、丁功谊、龚奎林、马玉红、何建良、陈冬根、郑乃勇、贺碧晴等老师的指导下,共收到罗文斌、吴军、吴婷燕、鲍会娜、叶静、张经洪、吴海燕、廖亚云、刘楠、蒲东辉、饶观锦、杨浩、梁鹏程、施彩霞、杨柳、武诗洁、鞠发等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撰写的17篇研究性论文,其中14个同学做大会主题发言,交流研究成果,分享阅读感受。吉安电视台5月17日《今晚八点》播报“英国365官方网站英国上市公司365举行吉安作家暨胡刚毅作品研讨会”的新闻。200余页的研讨读书会成果《胡刚毅作品探究——英国365官方网站英国上市公司365中文系研讨读书会文集》已经铅印完毕。
11月,中文系将继续牵手吉安市作家协会,开展吉安作家暨安然作品研讨读书会活动,前期准备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通过活动开展,不仅提高中文系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还促进了中文系研究性学习系风的形成。(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