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号下午2:30,同济大学英国上市公司365朱静宇教授应邀来我院参加“同济学术周”活动,并在9教106教室作了一场题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苏俄情节”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文系副主任龚奎林博士主持,15级中文系所有学生及16级中文系部分学生200多人听讲。
报告会上,朱静宇教授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首先提出“苏俄情结”之缘由,从经世致用的文学传统、中苏(俄)体制的政治互通、俄苏作品的译介潮流三大因素来具体阐述促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浓郁的“苏俄情结”的缘由。接着李静宇教授重点从小说家自身的“苏俄情结”、苏联“写真实”“干预生活”的现代审美文化、小说创作中的“苏俄情结”等等几个角度阐述了“五七族”作家及其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挥之不去的“苏俄情结”。朱静宇教授还将王蒙的《杂色》与艾特玛托夫的《永别了,古利萨雷!》作了一个比较,从以马命名的小说标题、穿插式的叙述方式、复线型的情节结构、假定性艺术的引入四方面等四个方面分别展开,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王蒙的《杂色》吸收了艾特玛托夫的《永别了,古利萨雷!》中有益的成分,在这个层面上说,这“苏俄情结”在作品中的具体呈现。朱静宇教授还特别指出了王蒙绝非停留于表层的模仿,而是在接受影响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功能,以清醒的创作意识和独特的思考,将外来的异质文化因素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民族的性格灵魂、民族心理和民族气质的作品。
紧接着,在师生互动环节中,朱静宇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文学现代性,东西方文学的新时代背景下的碰撞与融合,考研等等问题都做了很好的解答和建议,最后,由龚奎林副教授对朱静宇教授的讲座作出总结,并鼓励同学们多阅读、勤思考、多创作,以进一步扩大文学视野,开拓学术眼界,向同济大学研究生进军。(文/龚奎林、蔡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