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7时30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井冈高峰论坛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井冈高峰论坛是在我校建校60周年之际,由我院与复旦新闻学院、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开展。
出席论坛的嘉宾有复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童兵、复旦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陈建云等8人和代表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陈信凌院长参会的赣江青年学者胡一伟博士、席志武博士以及我院副院长邱斌、黄惠运教授、新闻系副主任梁长荣、许苏博士、胡建斌博士等30余人参加。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研究”、“红色文化基因传承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践与经验”等六个议题展开。
论坛由我院邱斌副院长主持,他对我院新闻系总体概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论坛伊始,童兵教授谈了上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的感受,他认为:去过和没去过红色景点在讲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时的感觉并不一样,要多方面了解历史,讲出来的内容有批评有表扬,学生才会爱听。
童教授还向我院老师提出四个讨论问题。一是井冈山红色文化标志性的东西是什么?二是井冈山红色文化基因的集中代表能否用一句话讲清?三是井冈山是否有代表性的文化产品?四是井冈山文化是什么及同新闻学挂钩的有哪几个方面?
在童兵教授发言后,复旦新闻学院的陈建云教授则结合自己体会阐述了对红色文化基因的理解。
马凌教授也提出了补充性意见,她指出:红军宣传工作是红军最重要的工作,同时她还呼吁传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除了教材还应加入实地考察、史学及图像等方面的实践及材料。
随后,邱斌副院长对童教授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回答。他还特地介绍了我校的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取得的成绩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
紧接着,胡一伟博士代表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陈信凌院长介绍了该院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特色化教育的探索之路。
我院历史系黄惠运教授也对童教授的问题作出了回答。他用了“五个一”概括了井冈山红色文化基因,即“一座天下第一山、一块革命根据地、一支人民军队、一条革命道路、一种革命精神。”
新闻系老师也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角度谈谈自己的感想。
通过此次论坛,加强了我校与复旦大学、南昌大学的交流,为日后学校之间的合作建立了基础。(龚柯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