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参加弘扬井冈山精神红色文艺研讨会
时间:2017年05月04日 00:00

今年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90年前,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这些在革命岁月中形成的红色文化是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4月25-28日,“不忘初心 血脉相承”——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红色文化联合采风研讨展演系列活动在井冈山举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江西、贵州、陕西等地的文艺理论、美术、书法、摄影艺术门类的百余名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参加。我院教师龚奎林、郑乃勇以及艺术学院王颖峰作为评协代表应邀参加并发言,外国语学院马于强教授作为书协代表参加。

“不忘初心 血脉相承”弘扬井冈山精神红色文艺研讨会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博士主持、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教授点评。《求是》总编室原副主任白建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参事巴特尔文联名誉主席、广东省作协主席、暨南大学原校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陕西省政府文史馆员肖云儒及我院教师龚奎林、郑乃勇等发言,从历史与现实的高度,就弘扬井冈山精神、繁荣红色文艺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表达了对革命摇篮的崇敬之情和传承红色文化的坚定信念。研讨会现场。

我院龚奎林老师做了题为《论革命历史小说的艺术改编与媒介传播——兼谈基于井冈山红色资源的文艺编创与传播》的发言,结合自身的红色文艺编创实践,认为革命历史小说经由戏剧、曲艺、评书、影视、连环画、木刻、剪纸、绘画等大众艺术媒介的改编和传播后,建构起民族共同体所需的“经典化” 传播机制,促进文艺的生产、流通和接受,推进了核心价值的通俗转化,这种传播策略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郑乃勇做了题为《“革命历史”如何“文学(艺)化”——兼谈吉安采茶畬歌戏《热血山哈》》的发言,认为在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盛行的情况下,需要大力倡导、主动践行红色文艺创作。

活动期间,采风队成员还前往北山拜谒烈士陵园,敬献花篮,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旧居、黄洋界革命旧址、茅坪旧址、井冈山会师纪念馆等地。站在这片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红色土地上,采风团成员心潮澎湃,同时也为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感到欣喜。(中文系)

江西 吉安 青原区 英国365官方网站 邮编:343009 电话:0796-8100486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网站维护:英国上市公司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