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晚,受邀来英国上市公司365做讲座的新华社高级记者王军,在下午给院新闻系的师生做完讲座后,又在学院一楼会议室与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交流,和新闻系师生共同探讨了关于新闻传播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同时还分享了个人丰富的从业经验。
“大家都是记者,不要拘谨,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交流探讨。”座谈的开场更使大家感觉到了他的亲切。
作为专业从事城市发展新闻工作的记者,王军拥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对相关问题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已先后出版《采访本上的城市》《历史的峡口》等著作。
座谈由温凤鸣老师主持,温老师首先向王记者抛出了三个问题,以此作为座谈的开始。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对城市发展相关主题的新闻进行选题、采写和报道;第二个问题是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的新闻业务该如何转变;第三个问题是新技术新手段的新闻搜集写方式的运用的一个现状及前景,如无人机等的使用。
关于新技术的应用,写稿机器人的看法。王记者说到:“如果都靠机器人了,那还要记者干什么!”他认为人是讲理性的,但机器不会,新闻还是需要靠记者来做。
对谈到自己对新闻专业的独特认识,王记者说,新闻的核心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把人类作为整体,我们(记者)要向外星人一样看地球上人类的生存状态;如果人类的故事是一台戏,我们一定是坐在第一排的观众!
在场的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大家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着笔记,并积极踊跃地举手提问。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盛行,传统媒体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传出了传统媒体将要消亡的预言,这给一些从业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惑,特别是学习这一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们,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迷茫与忧虑。
对此,一位13新闻班的女同学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讨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产生了碰撞,新闻到底是‘内容为王’还是‘平台为王’?”
“新闻永远都是内容为王的,没有内容,什么新媒体都没用!”王记者坚信,只有内容才是新闻的赢家,他告诉同学们一定要多读书,(做新闻)要有内容,要写的出内容,“做到这一点,管它是什么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不用担心!”
王记者还跟大家说,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自我思考,在大学一定要首先解决好个人人生观的问题。
座谈结束时,王记者再次强调,大学生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反省,要定好自己的位置,做记者一定要以一颗赤子之心投入到新闻工作当中!(孔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