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18:30,我院龚奎林教授于5栋104教室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走进诗歌世界”的专题讲座,全场近70名同学享受了这场诗歌盛宴。
“我人长得不帅,但我诗歌写的好,美女照样喜欢我。”龚老师风趣的讲话,不仅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更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课后一名同学不禁感叹道:“龚老师总是用幽默的语言,把大道理于不经意间表达了出来,瞧!这不是在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嘛!”“散文是老年人读的,诗歌才属于年青人,因为诗歌是爱情、青春、激情的最佳表达方式,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去写诗,那他便错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龚老师说到激动处不禁手舞足蹈了起来,双手在空中比划着,不大的双眸迸发出激情的目光。大家顿时安静了下来,看着这位“因诗歌而年轻的人”。
接下来龚老师讲起了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无论是胡适先生开近代诗歌之先河,还是戴望舒、徐志摩等丰富诗歌内含精神之品味,或浅显或深刻,没有咄咄逼人之威,尽现娓娓道来之诚。然当讲道70年代诗歌沦为政治工具,自由与人性遭到破坏时,义愤之情又油然而生,满座静然!
随后龚老师又总结道:“诗歌可与乐、舞相融,不仅与之韵律美相合,更多的是那种含蓄、凝练使人怦然心动。”卞之琳如是,席慕容亦然。“学写诗歌就应该从朗诵和模仿开始,细心留意生活。”中国诗歌是这样,江西诗歌也是这样,全局意识,人文关怀,有高度自然有影响。也许“梨花体”是笑料,“下半身诗歌”有伤风雅,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诗歌的气质。讲到高兴处,掌声便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
最后的互动环节中,一位同学即兴朗诵了一首小诗,龚老师热情的赞扬了该同学的三节划分,并耐心地分析了他的感情。同学们见状,也踊跃的提出问题,此起彼伏,甚是热闹。一同学告诉记者说:“才发现诗歌这么有意思,看来是受了影响,我也喜欢上诗歌了,哈哈!”(胡孔琨、雷远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