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人文
【学习强国】《有盐同咸》:翻身不忘共产党 吃盐常忆井冈人
时间:2024年02月06日 22:57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2023年12月23日至25日,大型红色主题吉安采茶戏《有盐同咸》在井冈山博物馆连续进行3场汇报演出,引发轰动,共鸣强烈。许多观众泪洒剧场,不愿离去。笔者认为这部剧展现了历史事实,宣传了党的群众路线,是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佳作。其中原因,具体如下:

展现了历史事实

本剧之所以广受好评,根本原因在于剧中内容和情感的真实。

以言内容的真实性。首先,本剧的梗概是有原型的。1927年红军进入井冈山以后,敌人在井冈山的各个路口设卡,企图困死红军,导致当时根据地食盐奇缺。在这种情况下,红军仍然将食盐分给群众。村民李尚发舍不得吃,想把这些宝贵的盐留给红军。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他将盐装在罐子里,藏在屋后树洞中。直到1959年,李尚发才将这罐盐取出,捐给博物馆。这罐珍贵的盐目前珍藏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

其次,剧中众多人物皆有原型。如送盐的七秀原型是聂槐妆烈士。聂槐妆将两斤盐水浸在夹衣里,晒干后穿在身上,佯装走亲戚进山,成功地将盐送给红军,直到第五次被敌人发现,牺牲时年仅20岁。杨连长的原型是红四军张子清师长。张子清负伤后,脚踝上打入的那颗子弹头始终没有取出来。当时红军缺少酒精,只能以盐水洗伤口,同志们把节省出来的盐送给他洗伤口,他却把盐让给了其他伤员,最终因为伤口感染而牺牲,这就是著名的“张师长献盐”的故事。此外,剧中红军到来前,七秀要被迫嫁给地主赵老爷“做小”,七秀保存苏维埃政府大印等众多情节皆有原型。

以言情感的真实。本剧中体现了乡情、爱情、亲情、战友情等内容。如乡亲们对七秀的爱,充满了浓浓的乡情;长根对七秀、七秀对杨连长的追求,都是真挚朴素的爱情;七秀与杨连长、罗思齐与牺牲的丈夫老李的革命亲情;罗思齐与杨连长的战友情等等。剧中人物间的这些情感线索,都有明确的内容支撑,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

正是因为基于历史事实,观众在欣赏时,能够将其与历史事件相联系,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引发思想上的共鸣。

宣传了党的群众路线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最终取得胜利,最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有盐同咸》展现的思想内容,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代表群众利益。当时的井冈山人民深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红军到来以后,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剥削。剧中长根说过:“自从盘古开天地呐,哪见过我们穷人掌大印啊?!”“现在红军来了,罗书记来了,穷人翻身了,我们吃饱啦!”红军让群众翻了身,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群众利益,维护群众利益。此为“一切为了群众”。

群众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剧中根据地群众积极参加红军,支援红军,参与小井医院建设,七秀常去小井医院帮忙照顾伤员,长根为引开敌军不惜以身犯险,群众为了保护苏维埃政府大印不惧反动军队的刺刀等情节,生动地展现了群众对红军的支持,对党的革命事业的支持。此为“一切依靠群众”。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培养、塑造群众。在本剧结尾处,经过斗争洗礼的七秀,已经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当敌人逼问她红军下落时,她无畏地说:“我是军属,是烈属!我就是红军!”七秀的转变是那个时代的典型,无数的群众就是这样走上革命道路。这也是本剧精神的升华部分。此为“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有盐同咸》以盐的故事为引,于无声处地重温了党的群众路线,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弘扬了井冈山精神

红色文化是江西的特色文化之一,吉安采茶戏作为地方剧种,更应该在弘扬井冈山精神上发挥作用,《有盐同咸》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首先丰富了井冈山精神的展示形式。早在井冈山时期,根据地群众就曾排演采茶戏《大放马》《欢送哥哥上南方》《志愿当红军》等宣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吉安又排演了采茶戏《父与子》《雪原枪声》《漫漫风雨路》《热血山哈》等歌颂革命英雄。《有盐同咸》作为一部新戏,在故事情节和台词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从新的角度呈现了井冈山精神,使得观众在欣赏时,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井冈山斗争的艰苦、红军与群众血浓于水的情谊等内容,丰富了井冈山精神的展示形式。

其次鼓舞了当代人。《有盐同咸》的核心思想可以用“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来概括。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在全国形成了燎原之势,本剧的内容也可以视为我们身边的革命故事,在我们身边都能找到类似的原型。纵观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奋斗史,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得益于党和人民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这种精神鼓舞了当代人。

“国家有信仰,人民有力量”,井冈山精神就是最原生态的信仰力量,这种力量能够传递到现在,更能继续传承下去。《有盐同咸》所展示的正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文:曹万青)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0253568043123415805&item_id=10253568043123415805&cdn=https%3A%2F%2Fregion-jiangxi-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f_read_id=18209fed-8c3f-47e7-b04c-7414b5ea171f&pid=13820139817640641&ptype=100&re

江西 吉安 青原区 英国365官方网站 邮编:343009 电话:0796-8100486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网站维护:英国上市公司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