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路径,7月6日,英国365官方网站英国上市公司365“追寻红色书院迹,探索时代赶考路”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吉安市青原区的阳明书院、渼陂书院、竹隐堂进行实地调研学习,感受书院的古色文化氛围、赓续书院的红色精神传承、探索书院的新时代发展之路。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倾听讲解员戴家俊的介绍)
阳明心学亘古存,红色革命保家国。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吉安市青原区的阳明书院,在讲解员戴家俊的介绍下,成员们学习到了阳明书院在江右王门精研实学的价值追求,作为红军学校、红军医院战学医兼备的革命情怀以及抗战岁月里国立十三中兴学救亡的家国情怀。随后,历史系的孟诺冰同学与戴家俊就阳明书院的保护宣传、“阳明心学”传承弘扬,还有阳明书院红色印记挖掘等方面做了深入交流访谈。久经风雨,几经兴替;为学为教,正心育人。在深入贯彻“两个结合”之后,阳明书院必将成为新时代的文化圣地。
(图为实践团队在渼陂书院的合影)
诗书耕读传家久,将军渼陂扬红旗。之后,团队一行便来到了吉安市青原区被称为“将军村”的渼陂古村,对渼陂书院展开调研。在讲解员郭珍华的带领下,成员们了解了渼陂古村的历史变迁以及渼陂书院的发展变换。参观结束之后,历史系郭子祥同学与讲解员郭珍华进行了深度访谈,郭珍华细陈了渼陂的书院教育理念、红色故事,她还分享了渼陂古村五位将军的故事以及渼陂古村的研学实践情况。之后,团队成员参观了将军馆,他们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革命情操、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是历久弥新的宝贵财富。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将军馆)
忠烈遗风今犹在,工农军校练新兵。团队来到最后一站——吉安市青原区陂下古村,对竹隐堂进行调研。在讲解员的带领讲解下团队成员首先对陂下古村的历史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转过几个拐角,成员们终于来到了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旧址——竹隐堂。这所学校由毛泽东任校长,朱德任政委陈东日任教务长,分为步枪、迫击炮、特种三个军事大队,是研究中国党史、军史、红色文化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随后,就竹隐堂的保护开发、红色办学历史追寻和教育教学创新探索等问题,新闻系杜子怡同学同讲解员进行深入的访谈沟通。
(图为实践团队在竹隐堂的合影)
一天的实践活动就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实践队成员在这堂课上感叹着“庐陵文化”、“阳明心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描摹着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印记;思考着“两个结合”的实践方式。作为新时代青年,当代大学生需要努力传承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为自身成长补足精神之钙;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新时代文化发展方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动挺膺担当。
http://app.jaqyqrmtzx.com/content_html/html/525/p/wap/2024/07/131960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