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鬼才古小亮的发言:
我现在要点名,没来的同学,百日万分竞赛扣十分。
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岁月是把杀猪刀,见到同学,无不留下岁月的痕迹。让我感慨,不是每一次离别,都能再见。中国平均年龄80岁,我52岁,过了三分之二,大家且过且保重。
这个班,是个战斗的集体。接下来我要说出我们班级的六个突出,同时进行点到。恳请同学们,吐槽点到时,请勿斤斤计较;疏漏错误处,务必批评指正。
一出:出道井冈山。我们都在比较孩子的学校。我们要坚信这么一句话:“天大地大,不如人大(天地人,人是主宰);清华北大,不如井大”,掌声!因为我们生在红土地,长在红旗下,学在井冈山,长在象牙塔。作为井冈之子,我们传承着敢于胜利的红色基因,作为井冈学子,我们弘扬着勇于开拓的红色文化。我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胜之必武!一句话,我们不比别人差。
二出:出师历史班。有句话,“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老师教的历史知识,已然忘记许多,但不一定是背叛。老师们的教诲,点点滴滴,尚记忆犹新,仍历历在目。忘不了校园的黄泥巴,忘不了操场的黑煤渣,忘不了师专的免费稀饭,忘不了食堂的限购肉包。忘不了老班长张长根的吵架标配三大件:脸红耳赤脖子粗,死不服输活得累;忘不了 新班长胡艺方着装高配三大件:眼镜西装牛皮鞋,死要面子活受罪。忘不了刘文龙,敢与体育系比拳脚;忘不了杨建新,敢与学校围墙比高低,特别是夜黑风高时;忘不了篮球场上,邱辉云的神钩手,忘不了田径场上,赵玉红的飞毛腿。
由于不可抗拒的老年痴呆、老眼昏花等客观原因,我们可以忘记历史,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班。曾记否,我们毕业那天,盆桶飞天,纸屑满地,杯盘狼藉,碗筷齐鸣。有人说这是历史班在作鸟兽散,非也,这是我们历史班的出师表,出征锣,出山鼓。
三出:出征,到黄岩。以唐涛为政委,刘文龙为团长,以肖军华为参谋长的台州独立团,背井离乡闯黄岩,开辟了吉安师专崭新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番新天地。这是一支嗷嗷叫的铁血色(九一三班英雄本身)狼部队,此刻,我建议向奋斗在台州的独立团致以革命的崇高敬礼!
四出,出塞守边关。除了独立团,还有少数独行侠,仗剑走天涯,出塞守边关,孤军奋战在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杰出代表,有大师兄罗小青,在云南腾云驾雾;二师兄陈光军(没来扣十分),在四川畅游;三师兄刘小平,在福建泉州挑重担;白龙马刘松洁在嘉兴奔跑……无一不是我历史班的光辉足迹。
五出:出嫁身边汉。班级女同学,本着“兔子专吃窝边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崇高理念,并付诸实践。同班成了同伴,成功牵手五对共十人,占全班五分之一强,创下吉安师专,以及英国365官方网站又一记录,载入班级系志校史,至今牢不可破。
六出:出彩九一三班。名师出高徒,我们的佳成先生成了庐陵政治家,庆钟师长,成了井大教育家。两位恩师,是顶呱呱响当当的人物,谁不称赞,哪个不喝彩?让我们用最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两位恩师。 同学们在各自的赛道,赛出了好成绩。在学校,是好老师,好主任,好校长;在家庭,是好儿女,好夫妻,好父母;在公司,是好员工,好部长,好经理;在机关,是好干部,好局长,好县长。胡小安、高美才在南昌大学成了双打组合队,打出了九一三班的靓丽旗帜,拼出了九一三班的威风气势。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会,同学也没有长久的聚会,时间关系,尚未点到之人,还未解密之事,相约十年之后,且听下回分解。
后会虽然有期,来日并不方长。
吉安师专,加油!
政史系,加油!
九一三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