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人文
【校友文章】敦兮如高山,旷兮如江海 —— 政史系913班三十年聚会后记
时间:2024年08月15日 19:47

(一)

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

帅帅的廖老师和温情脉脉的昌老师来了。

百忙之中,一个从井冈山赶来,一个从共青城赶来。

廖老师说,在师专带了三个班,你们进步上进,敢闯敢拼,是最好的班。

他的话,

是我们九一三班的荣耀勋章。

昌老师能一眼叫出所有同学的名字。

三十年,47个普通人家的孩子,

一直刻在他心里。

我们本是青铜,

经老师发现,

我们成了黄金。

我们本是顽石,

但经老师教诲,

我们成了宝石。

我们何德何能,

配得上这份恩情!

混迹杏坛大半辈子的我们,

又有几人能做到这份纯粹和深沉!

恩师是高山,

我们永远仰望。

(二)

一说到三十年同学聚会,

台州的同学格外热情。

文龙引火点炬,各方联系,

一下就有很多同学报名。

老班长唐涛,筹备会议,

购买纪念品,

收集旧照片,制作PPT,

还作一首长诗,把全班同学的名字,

都编进去。

老班长张长根,和孙华美部长,

联系酒店,安排住宿和餐饮。

新班长胡艺方,刚有三胎,

还在月子陪护假中,

张罗烟酒,联系同学,各方安排。

美兰负责采购花生瓜子和水果,

货比三家,尽力谈价,搬运货物……

酷暑难耐,各种细节,

费尽心思, 一一筹划,

但还是只有33位同学报名,

4位同学临时有事,交了费,不能来,

最后,只有29位同学赶到。

理解同学的缺席,

同时非常遗憾。

九一三班是个团结的大家庭,

聚可以成江海,

散可成满天星。

昌老师说,

“我们生理的年龄变老,

情感的年龄常青”。

千万别把这种聚会,

视为形式和俗套。

见个面,一个凝视

一声问候,一份关切,

是情感的流动,

是生命的深度链接。

我们的生活,

需要不断在这种真实情境和系统中,

补充智慧和能量 。

(三)

亲爱的同学,下一次聚会,你会来吧?

你看那冬天和春天,

在春分相见。

天和地,也在尽头相连。

九一三班,

是一片超越是非成败的旷野,

我们在那里相遇,

涓滴柔情,汇聚成海。

没有你,少了你,

海在思念,海有遗憾,甚至不能成海。

(四)

三十年前,我们差别不大,

三十年后,我们差别很大。

但心的样貌,

其实都没变。

从政的同学说,大家要淡泊名利,

我们很平等;

经商的同学说,累,大家别学我;

治学的同学说,

我喜欢,我愿意,我想,做我自己;

从教的同学说,我们有足够的力量,

去伤人,或是救人,

要敬畏三尺讲台。

(五)

竹笋破土前,

要在地下匍匐五年。

优雅的天鹅静浮水面,

脚却在吧啦吧啦不停地划。

曾经那个独来独往的少年,

那个默默无闻的少年,

那个爱看书爱沉思的少年,

我们现在终于看明白,

且持一份敬意。

稻穗有分量就会弯腰,

看过很多书,

见过很多人,

经历很多事,

人反而越能做到方而不割,光而不耀,

谦逊自持,和光同尘。

岁月凶猛,

岁月有幸,

我们遇见的,仍是那个质朴的少年。

(六)

那个当寝室长却被室友篡位的伤心男孩,

那个至今晃着两根白裤带在老师面前卖萌的男孩,

我们需要用更长的时间 ,

去容纳他的“冒失”,

去感动于他的真性情;

那个善良厚道,

唯一一次斗胆和女孩规规矩矩聊天却不小心聊过头的男孩,

我们尽管用“女孩、月夜、围墙”这几个关键词,

发挥文科生的想象力,

去填补各种版本的传奇内容。

人在囧途,

难免囧事,

大家笑笑,自己笑笑,何妨;

那个曾带给我们美妙吉他曲的男生,

最近可好?

你让我们的问候和牵挂,

无处安放;

那个质朴温柔的女孩,

毕业后再没有你的讯息,

你现在好吗?

你知道吗,

一朵蓝雪花,

一直在我们青春岁月里摇曳……

(七)

还记得天天为我们分送信件的小平同学吗?

他读了研究生,现在是福建泉州某中学的把关老师。

他用哽咽的声音,

感谢同学当年为他捐款作学费,

感谢女生筹款给他买雨鞋,

感谢十二年未联系,

又在武汉相聚的小青、小安、光军三位同学的兄弟情义。

还有华美同学和智飞同学,

他们在生活巨大变故面前,

一度伤心到破碎,

却又顽强去愈合。

他们把苦难变成珍珠,

双手捧过来与我们分享。

“生活虐我千百遍,

我待生活如初恋。”

愿我们都能有勇气去挑战困难,

去生活,去爱,去受伤,

一次次无怨无悔,

最后变得象他们那样强大!

(八)

我们虽然细微如尘,

但故事都精彩纷呈。

只要你愿意讲,

定有人用心听。

有人英语考18分,也敢读到博士;

有人学历史,也敢去教英语、语文、心理课,甚至数学 ;

有人公办民办教师领导切换自如;

有人篮球排球足球象棋样样通;

有人高一高二高三一起跨;

有人一天工作16个小时,

写文案到凌晨2点成为常态;

有人买的车票因台风停运,

多渠道辗转重新买票,

吃着感冒药,无精打采,

却总默默守在门边,

照顾最后一个同学经过;

有女子敢独自驾车冒着台风从台州回到吉安聚会;

有人借鉴新加坡的教育经验,

把一个农村中学,带到新高度;

有人把工会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节目水平可与大城市媲美;

有人孙女满地跑,

有人三胎刚落地;

有人做过好姻缘的灯泡,

也有人参加过恶作剧拆伙团……

故事太多,讲不完,也记不完。

只要打开心扉,

你的芬芳,他的芬芳,

昨日的芬芳,今日的芬芳,

都能一起绽放。

(九)

感谢昌老师带我们重游母校。

历史系、中文系、新闻系已经合并成英国上市公司365。

年轻、博学、亲切的龚奎林院长接见了我们,并进行了座谈。

惊叹于母校发展之快,已经有硕士点,正准备申报博士点。

我们又参观了新建的图书馆,

重游了九曲桥和教室寝室故地,

并在第二食堂体验用餐。

见到一片美丽的树叶飘落湖中,

见到路边的法国梧桐似乎变老,

见到迎春花丛更加葳蕤,

见到后山松林繁茂又繁茂……

感叹青春时光太匆匆,

有太多的美来不及发现,

就已经呼啸而过。

震撼于母校图书馆,十三层,

藏书200多万册,

哪怕暑期,座无虚席,

莘莘学子埋头苦读,

椅子都摆到了廊道里。

这是对我们的一次再教育,

一次再洗礼。

沉浮半生,

准备如大地一样归于安静坚实的我们,

看到此情此境,

心中仿佛有棵春芽萌发:

余生若交给书籍,

应该是一种极致的幸福,

也是对生命的告慰。

(十)

感恩母校,

我虽不那么出色,

但在你的光辉中,

在你的美中,

也曾尽心尽力,生机勃勃。

我们来到您的怀抱,又离开,

我们出发,回归,又出发。

你是文化基地,

也是我们青春永远的圣殿。

感谢九一三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良善的老师,

带着一群老实孩子,

一直在书写奋斗的故事,

温暖的故事,

坚韧的故事,

爱的故事。

感谢同学们,

你们要么象恩师那样,

已经成为高山,

要么在成为高山的路上。

我也许永远成不了高山,

但愿意成为一滴水,

汇成九一三班的友谊之海!

短暂的相聚,

又要别离,

对于用心用灵魂相遇的人,

其实从来就不曾别离。

未来的日子定是更美好更有希望,

让我们去创造它们,

主动走向它们。

【完】

附两位恩师的发言:

廖老师:

九一三班是最棒的,大家在方方面面成长得很好。从政的,有县长,主席,主任,步入很好的平台;做学问的,小青上课能拿省里一等奖;从教的,玉红能当劳模,勇飞居然能跨界教数学;有同学还在外面当了校长;肖军华经商,也在为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文化做贡献,可以用沿海先进理念来我们这里交流。

我今年退休,回顾一生,平淡也艰难。同学们的经历更丰富多彩,在各行各业干得有滋有味。

和大家相处只有一年多,是荣幸又是遗憾。好在昌老师接班接得好,带出了一个这么好的班级。团结向上,全面发展,非常正能量。我在师专带了三个班,九一三班是最好的。我感到庆幸、骄傲和荣耀。

祝愿大家事业顺利,家庭幸福,儿孙满堂!

昌老师:

 平时在微信里互动,现在线下见面,感觉有一点不真实。九一三班同学的成长,完全超出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预期,做出了让自己,让家人,让朋友都比较欣慰的成就。这些小亮做了系统精彩的梳理,可以向没来到现场的同学描绘一下,让他们也知道一些。

对于从政的同学,我碰到一些校友,或别的渠道的反馈,都反响很好,非常了不起。教育战线上的同学,影响和造诣也很好。

九一三班是个优秀的集体,廖老师启了一个好头。我其实什么都不会,毫无班主任经验。但是我今天有个不是经验的经验,就是对于学生,也就是被教育者来讲,应充满信任,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特点特长。

对九一三班,我基本不干预,我对成功的恋爱,是担负了不少压力的。陈大安主任经常说,“庆钟你过来过来,你们班上,你要多做一下工作啊!”不是我不听他的话。我只是觉得大家在一起既然是真心真意,两情相悦,我们何不成就好姻缘。对于其他也是一样。比如百日万分竞赛,对核心素养还是有用,但全天候全方位弄,对大家也是束缚。

带班,宽容和理解是基础。要做到这一点,“真善美”三个字可以涵盖一切。就如读一篇文章,内容是真实的,体现一种善,善就是一种情感,最终能形成一种美的结论。如果是空洞无物的,就是虚无的,没有情感的。今天三十多个同学聚在一起,就是充满真善美,充满真情,敞开心扉,在心理上和情感上,互相支撑,互相关心。希望同学们,尤其是从外地回到南昌、吉安的同学们,多联系。

最后祝所有的同学未来更加美好!

附鬼才古小亮的发言:

我现在要点名,没来的同学,百日万分竞赛扣十分。

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岁月是把杀猪刀,见到同学,无不留下岁月的痕迹。让我感慨,不是每一次离别,都能再见。中国平均年龄80岁,我52岁,过了三分之二,大家且过且保重。

这个班,是个战斗的集体。接下来我要说出我们班级的六个突出,同时进行点到。恳请同学们,吐槽点到时,请勿斤斤计较;疏漏错误处,务必批评指正。

一出:出道井冈山。我们都在比较孩子的学校。我们要坚信这么一句话:“天大地大,不如人大(天地人,人是主宰);清华北大,不如井大”,掌声!因为我们生在红土地,长在红旗下,学在井冈山,长在象牙塔。作为井冈之子,我们传承着敢于胜利的红色基因,作为井冈学子,我们弘扬着勇于开拓的红色文化。我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胜之必武!一句话,我们不比别人差。

二出:出师历史班。有句话,“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老师教的历史知识,已然忘记许多,但不一定是背叛。老师们的教诲,点点滴滴,尚记忆犹新,仍历历在目。忘不了校园的黄泥巴,忘不了操场的黑煤渣,忘不了师专的免费稀饭,忘不了食堂的限购肉包。忘不了老班长张长根的吵架标配三大件:脸红耳赤脖子粗,死不服输活得累;忘不了 新班长胡艺方着装高配三大件:眼镜西装牛皮鞋,死要面子活受罪。忘不了刘文龙,敢与体育系比拳脚;忘不了杨建新,敢与学校围墙比高低,特别是夜黑风高时;忘不了篮球场上,邱辉云的神钩手,忘不了田径场上,赵玉红的飞毛腿。

由于不可抗拒的老年痴呆、老眼昏花等客观原因,我们可以忘记历史,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班。曾记否,我们毕业那天,盆桶飞天,纸屑满地,杯盘狼藉,碗筷齐鸣。有人说这是历史班在作鸟兽散,非也,这是我们历史班的出师表,出征锣,出山鼓。

三出:出征,到黄岩。以唐涛为政委,刘文龙为团长,以肖军华为参谋长的台州独立团,背井离乡闯黄岩,开辟了吉安师专崭新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番新天地。这是一支嗷嗷叫的铁血色(九一三班英雄本身)狼部队,此刻,我建议向奋斗在台州的独立团致以革命的崇高敬礼!

四出,出塞守边关。除了独立团,还有少数独行侠,仗剑走天涯,出塞守边关,孤军奋战在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杰出代表,有大师兄罗小青,在云南腾云驾雾;二师兄陈光军(没来扣十分),在四川畅游;三师兄刘小平,在福建泉州挑重担;白龙马刘松洁在嘉兴奔跑……无一不是我历史班的光辉足迹。

五出:出嫁身边汉。班级女同学,本着“兔子专吃窝边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崇高理念,并付诸实践。同班成了同伴,成功牵手五对共十人,占全班五分之一强,创下吉安师专,以及英国365官方网站又一记录,载入班级系志校史,至今牢不可破。

六出:出彩九一三班。名师出高徒,我们的佳成先生成了庐陵政治家,庆钟师长,成了井大教育家。两位恩师,是顶呱呱响当当的人物,谁不称赞,哪个不喝彩?让我们用最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两位恩师。 同学们在各自的赛道,赛出了好成绩。在学校,是好老师,好主任,好校长;在家庭,是好儿女,好夫妻,好父母;在公司,是好员工,好部长,好经理;在机关,是好干部,好局长,好县长。胡小安、高美才在南昌大学成了双打组合队,打出了九一三班的靓丽旗帜,拼出了九一三班的威风气势。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会,同学也没有长久的聚会,时间关系,尚未点到之人,还未解密之事,相约十年之后,且听下回分解。

后会虽然有期,来日并不方长。

吉安师专,加油!

政史系,加油!

九一三班,加油!

附班长唐涛的诗:

《吉安师专政史系91(3)三十年聚》

吉安师专忆韶光,桃李春风情谊长。

廖师昌师恩浩荡,教诲声声岂能忘。

艺方班长力道足,三娃绕膝乐未央。

詹小罡兄气宇昂,同窗相伴共徜徉。

美珍忠和心欢畅,长根玉红笑靥扬。

小青宋贵意悠扬,细生无忧神采彰。

建新义林志远航,明东美才赋华章。

颜晔建新承廖师,工会并肩共奔忙。

胡小安和高美才,南昌大学展锋芒。

迎春吉忠文彬忙,萍萍英才启龙强。

武生勇飞雪兰靓,初华美兰情意长。

宾元孙华美名彰,天生光军心不徨。

辉云小亮情谊长,小平松洁在闽浙。

文龙唐涛蓬街起,肖军华配王玉梅。

艾和华和康生桂,九四同赴台州忙。

十载聚会刘雪瑛,再赴台州情谊长。

佳偶天成五对佳,班内靓女嫁才子

智飞情牵颜雪风,阴阳相隔爱犹长。

金秀小桃心相伴,小德丽芬情如花。

颜晔晓芸共繁华,幸福满溢乐哈哈。

军华玉梅成家早,更喜孙女三周多。

三十年后重聚堂,把酒言欢话沧桑。

岁月如歌情如酒,同窗之谊心间留。

往昔岁月心间藏,明朝携手更辉煌。


https://www.jianpian.cn/a/17shcl6o?sd=2&a_uid=17014116&s_uid=&package_type=&sc=groupmessage

江西 吉安 青原区 英国365官方网站 邮编:343009 电话:0796-8100486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网站维护:英国上市公司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