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各方向介绍
时间:2024年11月05日 14:49

1.文艺学050101

主要研究方向:江右文献与古代文论研究、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艺思想的借鉴融合研究、影视美学批评研究。

方向1:江右文献与古代文论研究

本方向在对古代江右集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完成对中国古代文论的阐释和研究,同时也兼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与其他艺术理论批评的关系研究。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承担国家级社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项;获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46篇,出版《文天祥年谱》《钱谦益文学思想研究》《明代提学官与地域文学研究》等专著6部。

方向2: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艺思想的借鉴融合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中国古代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艺思想的借鉴融合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借鉴的历史现象及发展规律并对其融合的方法路径展开探索。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其中1人担任江西省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承担国家级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7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6篇,出版专著3部。

方向3:影视美学批评

本研究方向以影视作品欣赏为基础,以影视理论为指导,以各种具体的影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审美批评的角度对具体影视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揭示作品在思想蕴含和艺术技巧方面的价值,尤其侧重对红色影视作品的美学批评。本方向已在庐陵文化影视传播叙事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现有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承担5项省部级课题、3项校地合作横向课题,出版专著两部。

2.汉语言文字学050103

主要研究方向:汉语方言研究、文献语言整理与研究、汉语语法修辞研究。

方向1:汉语方言研究

主要围绕客赣方言展开研究。本方向有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代表性的有“赣语吉茶片方言语法的比较研究”),完成国家语委客赣方言调查语保项目8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6项;出版专著2部,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发表在《中国语文》的《词缀的两个来源:词汇形态化与音节形态化》一文。

方向2:文献语言整理与研究

主要围绕俗字杂字文献、红色文献语言、敦煌文献语言展开整理与研究。本方向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包括“清中期至民国岭南杂字文献的发掘、整理及方俗字词研究”等),省部级项目16项。

方向3:汉语语法修辞研究

主要围绕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展开研究。本方向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包括“语言学视域下的《红色中华》整理与研究”等),省部级项目18项,出版专著3部(《现代汉语同语式全方位研究》《现代汉语习语性构式研究》《汉语标题语法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3.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

主要研究方向:传统经学文献与集部文献整理与研究、俗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江右王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方向1:传统经学文献与集部文献整理与研究

主要围绕中国古代经部与集部文献开展研究,考察和探讨《诗经》《周礼》《仪礼》等经典文献的目录版本形成及其思想文化的演变情况。本方向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本研究团队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6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在《经学文献研究集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仪礼〉文献学》《清代〈仪礼〉学史》等。

方向2:俗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主要围绕古代戏曲和俗文学文献展开研究,既注重对古代戏曲和俗文学文献旧有文献相关问题的重新检讨与辨析,也强调对新发现的相关古代戏曲和俗文学文献的挖掘和拓展研究,生动地呈现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的整体学术面貌。本方向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本研究团队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6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在《文献》《文化遗产》《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现存明刊〈西厢记〉综录》等。

方向3:江右王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主要围绕邹守益、欧阳德、聂豹等江右王门学派学者的传世文献进行研究,注重分析挖掘江右王学思想的具体内容,深层次把握江右王学的整体发展历史及江右王学内部思想演化的规律。本方向有副教授2人、讲师1人。本研究团队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1项,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5项,在《史学月刊》《江西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庐陵王学》《治事阳明——生精神在江右》等。

4.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主要研究方向:宋元明清文学研究、传统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词学研究。

方向1:宋元明清文学研究

主要围绕宋元明清文学的发展轮廓、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展开研究。本方向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本研究团队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古籍整理著作4部。

方向2:传统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主要围绕中国传统区域文化与区域文学展开研究。本方向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本研究团队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古籍整理著作5部。

方向3:词学研究

主要围绕词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历史开展研究。本方向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本研究团队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古籍整理著作4部。

5.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与文学媒介研究、红色文艺与文学精神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作家作品研究。

方向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与文学媒介研究

主要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与文学媒介开展研究,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与影视媒介和报刊网络媒介的传播互动关系,探讨文学史料、文艺出版、影视改编与文学媒介传播等方面的状况及规律。本方向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本研究团队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在《新文学史料》《现代中文学刊》《同济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人民日报〉与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文学书写的影像转身》《新世纪中国电影改编研究》等。

方向2:红色文艺与文学精神研究

围绕红色文艺与文学展开研究,挖掘红色革命情怀中的爱国主义及民族精神,注重文学与当代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精神的关系。本方向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本研究团队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在《文艺理论与批评》《东岳论丛》《南昌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故事”的多重讲述与文艺化大众——“十七年”革命战争小说研究》。

方向3: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作家作品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作家作品进行研究,注重挖掘文艺思潮与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及其内在张力,从而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本方向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本研究团队主持省级课题8项,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甘肃社会科学》《小说评论》《当代文坛》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根与岸:新时期文学写作中的身份认同影响研究》《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叙事发展与嬗变》。

江西 吉安 青原区 英国365官方网站 邮编:343009 电话:0796-8100486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网站维护:英国上市公司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