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说闲话·吃东西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无怪乎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了手机,天天有了零食。当然,有钱要用来消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至于说用在何处,我们本无权干涉,然而打电话、说话、吃东西竟漫延到了课堂,联手搅得上课质量大打折扣!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学习文化的地方,其神圣性不必多言。作为在校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便是通过课堂。可随着手机在大学校园的大众化,课堂气氛往往会被各种各样的铃声搅乱,大家的注意力也从浩翰的知识海洋到了“美妙”的音乐世界,老师的讲课也因此停顿。尽管老师课前多次强调上课要关闭通信工具,总还是有那么一些不听话的手机要顽强地叫起来,接听胆小的就钻到桌子底下作蚊虫翁翁唔唔,胆大的则干脆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起来,其上课质量可想而知。
至于课堂上那些不时传来唧唧的吃东西的声音,其不文明度不亚于在公共场所丢垃圾,有人研究过,人最难看的就是吃相,可有人偏就把这种“最难看”的样子带进了课堂,可以视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说话是人的一项自由,长嘴就要说,但具体要看说什么、在什么场合下说。课堂要求气氛严肃,态度认真。人们常常要用“鸦雀无声”来形容上课,鸦雀无声固然使课堂失去了活跃性,但活跃的课堂绝非依靠说闲话。从另一角度讲,说闲话就是对知识的不屑一顾,是对想认真听讲的同学权利的剥夺,是对老师的蔑视,其劣行不改,堪称“学生”?
手机不关,闲话不止,吃声不住,视课堂如休闲场所,任由作为,将课堂搅得乱七八糟,对之奈何?假如这股歪风再发展下去,大学课堂还能称之为课堂否?究竟是大家学到的知识已经够了,还是学习纪律的懒散松弛,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左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