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到哪儿眼睛都要带钩子,勾过来。”
12月25日早9点,在英国365官方网站5栋204阶梯大教室,张征老师在《好新闻与新闻发现力》讲座中这样讲到。
本次讲座是“教学名师 名记者进新闻课堂”系列讲座之一。张征老师主要围绕“如何发现和判断新闻事实?受众需要什么样的新闻报道?”进行讲解。
讲座过程中,张征老师援引了大量例子。讲到《中国触动》这本书时,张征老师说“大家该去看看这本书,作者是张维为,第一个‘维’是维护的‘维’,的二个是‘为’。讲座过程中提及到不少名记者、好书;她都讲清记者名、书名,以便大家记录。
在课堂中,张征老师分享了许多她在国外当学生时的有趣经历,她开玩笑说“我最不会做饭,在德国的时候,聚会我就烙张饼去,就这样我还是楼里的厨房明星。”一个个小故事的分享,让三个小时的讲座时不时有笑声;63岁的张征老师,就这样续了一杯又一杯茶,站了三个小时。
谈到在这个人人都能发布新闻的时代怎么发现新闻、获取信息、为应对这样的挑战需要做什么准备时,张征老师说“世界扁平化了”、“互联网为什么这么重要?它将信息铲平、打平、拉平。”她激励大家,互联网时代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资源和信息渠道。无论身处哪儿,只要“技术过硬,有一点热情,肯吃一点亏”都能有所作为。
新闻系的老师们也坐在前排,像身边的学生们一样,认真做着笔记。听到有趣处,不苟言笑的老师们,也和年轻学生们一起哈哈大笑。
“五十年前我13岁,那个时候我初中,那时候歌唱的是“三五”计划,现在你们是“十三五”计划了。”张征老师说。
讲座结束,有学生在门口笑着说“回去要好好补补过去那十个五年计划”。
毫无疑问,这是受益匪浅且愉快的三个小时。(张思雨报道)